怎么避免被别人抄?《花园特攻队》研发复盘
Editor's Note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龙虾游戏推荐 Author 别叫我虾哥
无论怎么看,“背包like”都是今年最有影响力的玩法品类之一。
Yojoy Game的《花园特攻队》并非是第一款背包玩法的游戏,但花园却实实在在开创了“背包+塔防”的玩法,带火了这个品类,是国内所有背包like玩法的开拓者和领导者。
对很多朋友来说,花园真是看着起来的,所以赵航的分享格外的亲切。他的分享也有着非常典型的北京那批正经做产品的研发团队的味道。感觉如果没做游戏,赵航在我心中的形象很像一个老师,上他的课一定很有趣:)
真的很感谢赵航,感谢i人的他能来做分享~
大家好,我是优目科技的联合创始人赵航,我们在游戏行业也做挺久了,但今年才开始进入小游戏平台,也认识了不少新的朋友。今天感谢罗斯基和龙虾两位媒体大佬的邀请,也有机会跟大家聊聊今年这款产品背后的一些故事。预先声明干货不多,关于这个产品的分析拆解其实也很多了,就是讲讲这个产品从立项到上线的故事,以及这个过程中我们团队的一些心路历程和思考感受。
2017~2024曲折起伏的七年
由于公司早期获得融资并推出过一些盈利产品,我们曾乐观地扩充了团队规模,最多时达到50多人。看着公司好像也获得过不少成绩,但实际上的光景也是冷暖自知
早期做的一些业务其实都不赚钱,在19年的时候平台业务盈利困难,于是重新开始组建游戏研发团队,之前的业务团队几乎全都替换掉了。那两年正赶上超休闲游戏的兴起,就靠这个机遇活了下来。
然后我们尝试往中度混合变现的方向去发展,但方向有些分散和冒险,同时开了几个不同的项目,并且还都是有一定创新风险的融合玩法。结果就是陆续又亏掉了之前凭运气赚的钱。在财务压力下我们又无奈大幅缩减团队,这个过程很挫败也很难受。到了今年,我们只剩下一个项目组,并且全员降了薪,打算背水一战。
如果,你想开创一个XX-like? ——你真的想吗
在这样的团队状态下,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,你会选择快速上线一款轻量的产品争取尽快获得收入?还是继续尝试去创新玩法,想去成为这个XX-like里的XX本身?
其实每次做立项时候,都会扪心自问,做玩法创新真的是个好选择吗?
创新的确有很多正面成功的案例,但这也都只是幸存者留下的偏差,绝大多数的创新都在各个环节失败了。大多数老板们也不喜欢创新,更喜欢沿着可依赖的成功路径去赢得下一次成功。所以,想说服老板,同意自己去做创新真的太难了。
还好我只需要说服自己就可以了:)其实最核心的理由还是认为我们有这个能力,毕竟曾经也有过几个成功的案例。而且,如果不做玩法创新,去跟市场上茫茫多的小团队去拼抄like的速度,我们能胜出的概率会更低。相比之下,还不如用我们的相对优势去博一次能成的机会。
总之也没有多少时间犹豫,反正就是要这么做了。项目定位就是既要又要还要——题材受众要广泛,美术风格要大众化;核心玩法要简单易懂,又要有丰富的策略变化;并且还要有数值养成空间,支撑商业化设计;最后,产品还要能快速开发完成,上线盈利。
于是开始进入看原型、找玩法、讨论立项思路的环节,按之前的经验,这个环节通常要持续很久。但冥冥之中还是运气起到了很大作用,就在立项的第一天,我们先是讨论Steam上比较火的《背包乱斗》,它提示了我们空间管理是个很普适的乐趣,但还没有足够大众的游戏去满足它。但这个游戏放在手机上就太复杂了,需要做很多简化。
然后我们继续寻找相关关键词的App原型,在App Store美区找到一个叫《Bag Fight》的游戏,刚上线大概一个月,还是一个比较早期的原型。但它的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一个思路,把背包管理跟合成结合在一起,我们感觉是非常符合手游用户的这种习惯的。
有了原型做参考,还只是一个起点,并不能全盘照搬,毕竟它自己都不火,体验下来也还有很多不足。首先是它的背包格子很少,很快就塞满了,成长感不够。然后它的武器种类虽然很多,但差别和变化不大。以及它的战斗是只有上半屏幕的横版战斗,后期策略空间不足。
于是我们一一针对这些问题,去找相应的解法
既然背包合成和战斗表现的空间都不够,那就把背包和战斗都拉大成一整个屏幕,这样留出足够的交互和策略空间。战斗模式也比较自然想到了很火的竖版塔防。局内想增加变化,也是自然想到把肉鸽体验加入进去。跟养成线的结合,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思路,最后参考了玩法节奏最为类似的合合合英雄的设计。
这个过程其实是个很好的头脑体操,就是最考验团队对于游戏积累、玩法组合、体验本质方面的理解,以及沟通配合的默契。挺像在炒一盘菜,把很多不同的原料用不同的做法来尝试融合搭配。我们其实也尝试和否掉了很多不同的方案,有些可以在想象中推演,有的也需要快速做出一个原型然后实际体验比较。随着不断推演、讨论、优化,项目的思路就基本成型了。
其实对于背包空间管理带来的乐趣,我们只是给出了一个解而已,一定还会有很多其他可能的甚至更优秀的解法。如果大家还想进入这个方向,建议是一定别照着现成的抄了,多去想想还有哪些可能的变化,这样会有更大的机会。最近已经看到很多有新意的产品出现了。
项目思路成型后,才算是进入正式研发的阶段,这时已经是春节后了。做了两个月到4月中旬,我们才做出第一个可测试的版本。这个版本只配了8个关卡,想简单测试看下基础的数据,毕竟这个玩法没有任何先验数据,总得先测一下才心里有底。
开测两天后一看数据,次留已经到了40%+,峰值甚至超过了50%,人均时长一个多小时。发行方是之前就在合作的老朋友,我问他,这个数据正不正常?他说其实不太正常,因为一般小游戏次留在20%-30%。
于是我们紧急增加了些关卡,又紧急增加了一些局内广告点,看看广告数能拉到多少,验证一下回收数据。看到的结果是人均广告有27次+,人均时长已经接近1个半小时。我又问他,这个数据正不正常?他说,我们得严肃考虑下这个产品该怎么办了。
按我自己以前的经验,本以为还有时间可以再把产品补充内容和打磨完善,结果在充分沟通了解了小游戏市场的经验和教训,以及已经听说到的一些行业团队动向,我们发现我们只有一个选择了……于是这个还只是个半成品的项目,就这么首战即决战,在五一假期就开始正式大推了。
完蛋!我们被同行包围了 ——欢迎来到真实的商业世界
整个五一假期我们都在加班,不过看着榜单和数据的确也很兴奋,相信很多朋友也有过类似的感受。假期刚过,我先是被一些业内好友包围了,纷纷来找我打听和祝贺。然后很快我又被各种合作方包围了,都来联系合作机会,但团队实在是分身乏术,只好一一婉拒。但这也预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和未来,一大波like正在或已经在路上了。。
后来的情况也果然不出所料,仅仅几周后就已经开始有同类产品陆续出现,到现在应该已经有几十款了。
假如能回到过去重来的话,我们自然能做出更好的选择。应该不这么早对外测试,应该多储备一些内容,甚至直接按IAP的结构来做。但我们的确低估了这个玩法的受欢迎程度,即使我们内部自己都很喜欢玩。我们的确也低估了行业信息的传播速度,以为测试几天再低调下架也不容易被发现。我们还低估了同行们的产能速度以及对新品类的饥渴程度,能那么快的就有若干团队都决定大举跟进。
站在第三方视角来看,可能我们是一个很完美的可以抄的对象。玩法有一定新意,市场上无竞争;已有有数据验证,竟然还很不错;玩法实现难度不大,能快速实现;玩法内容还不多,很容易追赶;盈利模式只是IAA,看起来挺容易和IAP结合;团队只是个小公司,没有大公司保驾护航……这么多天选buff汇集,不抄你抄谁呢,简直天理难容。
聊到这里,还是再回到开始提过的那个话题,小团队应该做玩法创新吗?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,想做创新的小团队可能比三体里那个黑暗森林的状态还难。
还有几个有所不同的重要概念:
游戏的玩法是不受保护的,毕竟创新也都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。一个玩法一旦被验证,也就成了人人可用的公开资源。
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从业人员,很多公司的研发产能堪称恐怖,再加上茫茫多的中小团队,随时都能把一个蓝海方向爆成红海状态。
比起三体里的名言“藏好自己,做好清理”,游戏行业连隐藏自己都很难做到。因为新玩法想得到验证,就需要对玩家进行测试,才敢继续大量开发后期内容。而一旦对玩家进行测试,各种市场监测相关职能的人员就会发现这个产品,甚至能知道数据情况。
所以开发者要么承担玩法验证失败的研发成本,要么承担信息暴露带来的竞争成本,两者此消彼长,没法完全规避掉,只能找到一个平衡点,或者想一些办法去缓解。
我能想到的可能解法是:
一是做好积累和复用,提高门槛,利用先发优势快速抢完市场。比如相近的数值思路、商业化系统、甚至美术。这样一旦验证某个玩法有效,就尽快把这些模块加进去,更快的抢占市场。国内外也有很多公司在这样做。
二是提升品牌性、社交性,去做赢者通吃的品类。但这通常会对游戏品质、玩法的品类有要求,通常需要是品质极高、互动性极强的游戏。例如SuperCell的游戏,羊了个羊之类的游戏。
三就是临时爆人力死磕,这也是最普遍的做法了,大家一起卷,至少创新的还先起跑一些。
这几点其实也不互相矛盾,理论上可以同时用,但那也对团队的要求更高了。
其实选择哪个解法也并没有明确的优劣之分,每个团队也按自己的情况去做选择就好。在做选择的时候,还是想好下面这几个问题:
首先是我们擅长的东西,就是最需要抓住的,先围绕这点建立起团队的核心竞争力。
然后是我们想要什么,也就是想成为什么样的团队,理想的目标状态,一定还有不足,但可以通过花钱招人、花时间学习、交朋友合作等,来不断补足。
第三点其实很少看到有人提,我觉得想好这点也很重要,就是你不想要什么。这会涉及到团队的价值观,总有一些东西是不想用来去换取成功的,比如法律底线、比如身体健康、比如合作的诚信、比如团队成员的感情、比如产品的社会价值等等,要不要真的去换,每个团队总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。
很多选择也不用太纠结,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,毕竟盈亏会同源,福祸总相依。选择激进或者保守都有各自的好处和坏处。我自己的建议是,无论经营公司或者职业发展,总还是眼光放长远,就像价值投资那样期待长期回报。
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些其实很难实现的梦想,真的很难,跟大家共勉吧。
感谢大家的聆听,希望未来继续跟大家多交流。
游戏推荐:Two many Slimes!
《Two many Slimes!》 界面清爽,节奏明快,体验丝滑,目前小游戏的几个模仿者都还没有达到原版这个高度。#微信小游戏 #胡扯游戏 #休闲游戏
特别介绍
有很多重要内容,公众号发不了,但群里特别能聊。
群里有独立开发者,游戏公司创始人、大厂负责人、量子理论研究者……
关注公众号可以进群一起唠嗑,独立游戏、商业游戏、流量游戏、研发、投放、发行、运营、招人 都能聊,纯唠嗑也欢迎。
下面几个系列花了我不少精力写成,可以一起读一读:
创业系列:
效率系列:
产品分析:
立项系列:
混变系列:
运营系列:
成长系列:
会议系列:
奇技淫巧:
荐号系列:
电子游戏是怎么赚钱的:
再多读几篇:
都刷到这里了,不来个「点赞」「分享」「在看」一键三连吗?